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香港同人是怎樣鍊成的:「漫畫自耕主義的系譜」座談會repo

16/7於觀塘會館舉行了「漫畫自耕主義的系譜」活動,
主要講述香港同人發展初期的情況(八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CWHK開始前),
以及分享一些同人圈初期製作的同人誌。
雖然未到原稿級別,但也有從當時保存至今超過三十年的印刷品
能夠親自看到其實非常感動。
有機會的話很希望能夠仔細閱讀,這次只有快速翻過,拍一些照片向大家分享。

這次活動由香港原創Only主辦團體「原圈」舉辦,
也是10月香港原創Only2的附屬活動。
對香港原創作品有興趣的同好,文末附有「原圈」的fan page連結,
可以點like留意活動最新消息喔d(d'∀')

這次除了總結一下講座的內容之外,
作為一個近十年才開始加入、
以香港本地同人圈三十多年的歷史來講也算得上是「年輕一輩」的作者,
管理人希望可以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香港同人圈開拓史

※開始之前,先分享一下從活動頁面轉錄的講者簡介

香港的同人圈實際上比周邊的台灣、中國等地區發展得更早,
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
第一本同人誌《月刊漫畫MANIA誌》於1984年面世,
由香港動畫漫畫之友社一群同好發起,作為會刊製作,推介自己的組織。
會刊形式持續了兩三期後,開始在漫畫店寄賣,後來因為銷量不佳而停刊。
但同人誌並沒有因而消失,反而是讓更多漫畫愛好者認識到這種發行方式,
陸陸續續開始有更多的同人誌出現。
當時小量印刷成本高昂,柯式速印印量約為100到300本,
同人誌一般以合本形式出現,後來才出現了第一本個人誌《Comic Boy》,
書本也從雜誌大小變成A5左右,更接近同人誌今日的模樣。

當時的香港商業漫畫並沒有日式少女漫畫的發展空間,
於是又出現了香港第一本以日式少女漫畫為題材的同人誌《彩筆》。
《彩筆》在出版四期後,重組團隊並製作了《披星》同人誌。
在一般只有黑白印刷的同人誌作品中,《披星》運用了絲印製作了有色封面,
至今看來仍是載滿心血的亮麗表現。
而且因為投稿量相當大,總頁數超過一百頁,也是第一本有書背的同人誌。
除了日式少女漫畫之外,當時也相當流行科幻題材的作品,
這些在商業世界之中無法發展的創作題材,在同人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在科技沒那麼發達的年代中,商業誌又扮演了資源渠道的角色,
在上面撰寫專欄的作者藉機宣傳自己的同人誌及銷售點,
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們則是要主動去尋找這些同人誌,再進一步認識、走入同人圈。

初期的同人誌除了原創作品之外也有動畫及漫畫評論專欄,
甚至會在專欄中刊登漫畫出讓的廣告,互動性很高。
在此後又出現了充滿政治色彩的《Media II》、第一本耽美同人誌《少年邪》等,
不同的作者與編輯在這期間作了各種嘗試,銷量也有好有壞。
而在一片原創風氣中之中,同人誌《植林》此時也開始宣傳「二次創作」的概念,
主要以原著惡搞改編為題,並到九十年代末開始大行其道。

隨著市面上的同人誌愈來愈多(大概是一年有二十本上下的產量),
九十年代左右開始出現了一些作者也會出席的同好聚會;
但因為製作同人誌的門檻仍然非常高,社團數量未能支撐起獨立舉行活動,
這個時期的同人誌除了在漫畫店及模型店寄賣之外,
也會在藝墟報攤,擺賣不同作者的同人誌。
又因為藝墟的銷售規則,檔口中必須要有手作精品一同販售,
和今時今日的情況也是相當特別的對比。

約在1993到1995年之間,香港同人發展暫時陷入停滯,
當時經歷了97移民潮,有好幾位作者隨之離港;
而90年初仍是學生的作者在這期間也畢業、開始工作,少了時間投放在創作上。
這情況直到95年後開始有新血投入,也有新的高品質同人誌創立,
第一本以電腦製作的同人誌也是在這時期面世,香港同人圈才又走出了冰河期。

九十年代的同人誌壽命週期也愈來愈長,發行量也愈來愈高,
其中不乏直到現在還在商業及同人圈中活躍的作者,從當時已經開始了創作活動。
除了原本的雜誌及單張之外也開始出現經電郵發送的電子報,
BBS討論區及新聞組等網絡平台也開始出現,同好的交流方式也漸漸往網上轉移。
而捱過了人數稀少、租金高昂等等問題,
1998年第一屆CWHK終於在麥花臣球場舉行,同人誌發展便邁入了一個新階段。
CW兩位主辦當年也是同人作者,而看到CW現今的狀況,又讓人不禁興嘆…


中場休息過後,由資歷相對較淺的小某及24開始分享他們對香港同人圈的看法。
討論中不免提到一些近年愈來愈受關注的現象,包括週邊精品的佔比上升、
二創數量比原創作品壓倒性地多、cosplay與同人活動的關係等等,
相信不少同人作者也會對這些事件有所體會和感受。
尤其是讀者與作者之關的關係,相對以往似乎愈來愈疏離,
既有作者訴苦無人留意到自己的作品,也有讀者抱怨場上沒有同人誌可買,
而當在現場一一翻過三十年前的同人誌時,又真的不禁想到:
「香港的同人創作,是不是真的開始倒退了呢?」

在進入後半部的意見分享之前,先來看一下管理人(快速)拍下的照片吧!
活動中還有介紹很多很多同人誌,在此無法一一盡錄(ㆆᴗㆆ)
大家可以在本文最後的連結區中找到主辦方的足本錄影慢慢重溫(。A。)

《披星》的絲印彩色封面。
同樣是《披星》出品,利用當時可行的技術盡力做到最美觀的印刷效果。
《Media II》中的插畫,在匆匆翻閱中也叫人印象深刻。

《少年邪》封面及作者後記。
宗教題材真是耽美作品的必備要素,管理人自己也很喜歡(喂)
當年實為少數派的二創同人。
《男兒當入樽》在90年代日本也是一大熱門原作,管理人友人曾經買過98年的日文同人本。
當年的同人誌受成本及技術所限而做得非常樸實,
現在能夠做的印刷效果/設計更多樣化也更便宜,但近年的同人誌數量卻不見得有變多。

小某分享的同人誌。大約是2004年左右的出品。
畫風和題材在近年也是相當少見,有其獨特的美感和魅力,
geocities和不雅物品封條,則是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



作為作者的管理人,超級主觀個人見解TIME


前面提及過管理人是在十年前進入同人圈。
那時很多作者還會在免費空間上開網站,還得用盡方法找出隱藏的裡站頁面,
像管理人那樣誠實交代年齡而無法使用geocities,或者是不會架網站的人
可能會開設自己的yahoo blog/無名/天空/fc2;當時還沒有weebly和vix。
Plurk、Facebook、微博之類的社交網站還不存在、不流行,
除了大大小小的論壇、奇摩家族、貼吧之外,一大群人交流就要加M群/Q群。
(現在還在圈裡活動的大家,還記得沒有噗浪之前是怎樣和同好交流的嗎)
就這樣看來,受益於科技的進步我們多了很多方便的交流平台,
發布資訊不用再逐一郵寄小報,只要在幾個網站裡發表就行了,
大家一點開自己的河道/timeline,追蹤了誰,誰的更新就一次過列出來。

但這只是代表我們現在更容易就能接觸我們想接觸的作者
這個「接觸到的作者」的數字,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而變成同等地大。
甚至因為資訊爆炸,我們光是看自己一直有在看的東西都已經忙不過來了,
沒有時間、沒有心機,去仔細地發掘新的作品、新的作者。

作為作者要如何去爭取大家的目光?那就是去創作大家會感興趣的東西
很多人看的熱門原著,一些「安全」、普遍被接受的梗,
甜甜蜜蜜的角色互動,happy ending,漫畫/插畫而非小說,諸如此類。
但是當這和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想要得到滿足的地方不一樣的時候,
痛苦變成一樣在作出選擇之前會一直存在、並慢慢變得愈來愈強烈的常態。

對於會發表自己的作品的作者來說,
或多或少,還是會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認可、給予自己正面的回應吧。
自己在每一張圖、每一篇文中投放的努力和心血、拼命進行的「思考」,
卻因為原著、CP不熱門(或者根本是原創),風格和劇情不討喜…
這些自己沒辦法「改善」的原因,而得不到自己應得的回報。
難道這是自己的「錯誤」嗎?或者是讀者的不好?
管理人相信很多作者也會有這樣的煩惱。

當參加同人活動的日子愈來愈長,出刊物成了朋友圈中的常態之後,
就算創作的媒體和方向完全不一樣,還是會有朋友來比較、討論彼此的銷量。
一開始是感到厭煩、自卑和不快,這樣的話題卻還是會一再出現,
直到管理人也開始懷疑自己的作品是否一文不值,或者是不是「錯選了小說」,
有時又會覺得「一味追求銷量的人,對創作本身能花多少心血去鑽研?」,
漸漸在這些思緒之中,「創作」本身的重要性變成了次等。

這並不代表管理人現在就不再為創作而煩惱,
但是當銷情不佳也無法阻止管理人那些「不受歡迎」的靈感出現之後,
管理人就選擇了「將它們全寫出來」。
沒有人喜歡嗎?留意不到我的努力嗎?但就算是這樣,我的腦子也沒辦法停下,
那就不要停下來好了。就算只賣出了一本,我也希望那個讀者能深深記住這本書。

但是這只是管理人自己面對這種掙紮的答案,
並沒有比為了得到更多讚賞和提高銷量而努力的人更加高尚或者正確,
也不代表管理人的作品會比他們更加好。
有朋友希望自己有同人誌能賣上幾百本,有朋友希望能認識更多聊得來的同好,
大家在同人之中追求的東西、前進的方向根本不一樣的時候,
那就各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地而努力前進,僅是如此。
但是同人創作在滿足別人之前應該先滿足自己,然後再去為他人產生意義,
這是管理人當下對香港同人圈生態各種問題或現象的回應。

期待讀者跟上自己的腳步或口味、期待有作者創作出完全對自己口味的作品,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但對改變現狀沒什麼幫助、不切實際的期待。
而所有你付出的時間、努力、思考、心意,都應該是向你自己負責,
光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疲於奔命,那「你」進行同人創作的意義又何在?
管理人想寫從來沒人寫過的小說、想做從來沒人見過的同人誌,
那也只是管理人自己在同人圈中想做的事、享受的方式。
你想做的是什麼,現在在做的又是什麼?這是大家要對自己回答的問題。
仔細地考慮過那個答案,並在回應的過程中慢慢釐清自己的想法之後,
纏繞在大家心中的痛苦和迷惘多少也能解開一點吧。



作為讀者的管理人,超級(ry)

對管理人來說,隨著代購愈來愈方便,自己也愈來愈多零用錢,
要買日本的同人誌比起剛開始接觸同人時要容易得多。
口味非常偏門的管理人往往為其表現手法所折服;
相對來說,就是愈來愈覺得香港的展會中沒有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慢慢地也失去了發掘的氣力,也會覺得「不存在的東西是怎也找不到的」。

身為作者的部份當然是隨心所欲地去寫、去嘗試新的東西去滿足自己,
但是「見識別人的思考過程」的新鮮感,實在只能透過閱讀別的作品去得到。
「為什麼香港的作者都喜歡待在安全區裡?」
「光是出週邊你們就滿意了嗎?這樣的同人誌你們就滿意了嗎?」
「難道看不見別人創作出多麼有趣的同人誌來了嗎?你們還要原地踏步嗎?」
每次想這樣大叫的時候,管理人希望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夠記得:
每一篇你們看到的作品,也是累積了經驗、花費了時間才呈現到大家面前。
至今為止還是讀者的你們,也許覺得創作很花氣力,也許不認為自己有才能,
但是你們仰慕的每一個作者,最初的時候也是和現在的你們一樣是個新手啊。
所以並不要覺得現在已經太遲,只要踏出第一步、一直走下去的話,
終有一天你們也會到達他們所在的位置。

即使想維持讀者的身份,繼續享受閱讀的樂趣,
仍然有你可以做的事:向作者表達你喜歡他們的作品。
不是每個作者也喜歡深入的討論和交流,有些作者甚至討厭讀者的過份解讀,
但是管理人相信沒有作者會討厭簡單友善的支持。
發表出來的作品如果沒有讀者的話,也就沒有被發表的意義,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害羞,告訴他們:「我看過你的作品,而且很喜歡!」



結語

不難發現關於講座本身的介紹比後半部的個人意見短,
管理人覺得,雖然回顧歷史也有其必要性和有趣之處,
但是去思考「當下」我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才是回顧過去的真正目的。

管理人會花很多時間去和朋友討論各種同人圈現況,
也有明明還不想放棄,但就是灰心得連字也無法寫出來的日子。
可是一再地去強調作者的辛酸、過去的美好和如今的慘淡,
並不是這篇文章、這個帳號所出現的意義。

去提供同人相關資訊,去建立和維護發布作品的平台,
去創作,去評論,去交流,這是讓同人文化得以繼續蓬勃發展的行動,
而我們也需要時間去證明,自己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白費氣力。
管理人不敢說自己不會有從同人圈中退出的一日,
但在那天來到之前,我會和你們一起繼續努力。



相關連結

活動主辦「原圈」:https://www.facebook.com/hk.origin.only/
活動地點「會館」:https://www.facebook.com/clubhouse.hk/
同漫  香港同人誌年代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1264722601799/
活動足本重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xRjCO511mNqt4cyhi0WwA

感謝閱讀!

2 回應:

提到...

很有意思和詳細的repo!管理人的個人後感time相當有意思!先感謝您的repo哇!

「香港的同人創作,是不是真的開始倒退了呢?」

這問題我想也沒想過,真的。
當我第一次作為讀者到香港的CWHK買本時,也只去買內地參場的和台灣參場的攤的本。儘管我是去香港的場次,但買回家的本也多是內地和台灣的本。
只去了幾年CWHK後,就發現想買的本都是台灣本,找代購就好;而已很多攤是空的,甚至很多攤都不是賣本的,覺得沒什麼好逛,往後也沒再去
可能第一印象不太好,所以對香港的同人沒信心,甚至沒相信香港的同人還可以再發展吧

後來開始同人創作,正因為自己的經驗,所以印刷和參場都是在台灣進行,也只參過一次香港的ONLY場。作為同人創作者我不相信香港的讀者會買自己的本

不過看過您這篇文章,和一直追蹤您經營的噗浪,對香港的同人場突然多了點信心,希望未來我能直參香港的場次吧!

感謝您這篇repo和經營資訊的用心!請繼續加油!

Unknown 提到...

謝謝你的留言!For some reason長回覆總是會被分類去垃圾留言orz

可能是因為香港的人口基數比較小,
有時看著台灣和日本的作家寫著、畫著那些充滿小眾原素的作品時,
管理人也會暗自感嘆「在香港的話應該就會因為印量太低而印不成書了吧」。
當然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就算是日本也一定有很多印個二三十本還賣不完的作者,
但就算是小眾、就算賣不出去,他們還是敢去印本、敢去擺攤,
這是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特質,也因此難以要求每個人也能做到。
因為在攤上一整天沒有半個人買過自己的同人誌,甚至無料也發不完,
還要自虐地去反省自己可能做得不對的地方,真的會造成精神創傷。

但是一年之中總會有那麼一次,會有陌生人為你的作品停下,
用真誠而非諷刺的語氣說「很少有人創作這類型的作品呢」,
和你簡單地聊上幾句,最後還買走你的書。
目前我是為了要遇見這些人,而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恐懼和不安。

香港的情況是真的很差,目前大概只會繼續變差下去,
但是改變是要自己首先去行動,之後才會應你的呼喚而出現。
當然管理人也有想抱怨、想討拍的時候,
但是這個blog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在香港參與同人活動的樂趣」而出現的,
所以也是努力想要展示前進的方向給大家─=≡Σ((( つ•̀ω•́)つ
大家不是一個人在掙紮,也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共勉之٩(。・ω・。)و

張貼留言

 
;